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挥考试评价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课程教材研究所设立“初中教师命题能力提升”项目,并于2024年4月正式启动,以帮助一线教师科学把握考试命题方向,改进考试命题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项目背景
1.政策背景。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指出:学校期末考试命题要切实提高命题质量,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题怪题,减少单纯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各地各校要加强命题研究评估和教师命题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命题水平。
2.已有工作基础。受教育部委托,课程教材研究所自2018年起开展了中考命题评估工作。2021年起对全国所有150家中考命题单位、九个学科的中考试卷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工作,服务决策、指导地方。目前中考命题评估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6年,通过国家层面中考命题评估常态化工作,一是组建了结构优化、专业性强的专家团队。建立综合组、思想政治审查组和九个学科组等共11个专家组,各组组长由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或核心专家担任。二是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研制形成命题培训资源、典型试题案例、命题指南,依标命题指导手册、难度控制指导要点,以及基于课程标准的考试命题指导丛书等。
二、工作目标
一是提高一线教师的命题理念和方法,使日常命题和阶段性考试命题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坚持依据课程标准命题,注重学什么考什么,把课堂表现考出来,把思维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出来。
二是优化命题结构,使试题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尤其是在难度把握上,难度要适当,不出超纲的题,不出偏题怪题,还要有梯度且坡度适宜,试题难易比例适当。
三是创新命题形式和内容,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多方位多题型呈现,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是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命题体系,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考试命题不仅是为了区别学生的水平,更是为了诊断和反馈。通过构建和掌握科学的命题体系,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教学的方向、进度以及方法,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学评的一致性。
三、培训与指导方式
根据实验区学科指导需求,遴选命题团队,由专家“手把手”进行指导。培训与指导工作具体如下。
(一)开展系统地、有操作性地培训和指导,提升教师命题能力
1.培训内容。一是命题理念培训。结合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国家关于考试评价的政策文件,就命题理念、命题方向、命题的基本遵循进行培训,提升命题教师命题理念。二是命题规划培训。结合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具体命题任务,就试卷与试题难度规划、试卷命制意图等进行培训,帮助教师做好命题规划。三是试题命制培训。就试题素材选取、情境设计、任务设计、答案设计等进行培训。四是数据分析培训。结合学生考试数据,指导教师进行考试数据分析,精准分析教育教学情况,指导教师基于考试数据分析提升教育教学。五是重点问题专题培训。聚焦近年来中考命题评估发现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题培训,如难度控制、情境试题命制、素养导向的试题命制等。
2.指导方式。一是讲座培训。专家围绕培训内容开展专题讲座。二是工作坊。建立项目培训工作坊,主要围绕培训过程中的命题任务,参训人员根据命题任务分组进行研讨,形成小组成果材料进行交流分享,专家针对分享样例进行指导打磨,形成相关案例资料。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充分发挥“做中学”,提高培训指导成效。
(二)提供优质培训资源,提高教师命题水平
1.梳理总结实验区典型试题案例,形成系列成果。总结实验区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形成的典型试卷、典型试题,组织专家打磨指导,形成《典型试题案例集》,并进行宣传推广。
2.定期召开经验交流活动,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对实验区进行调研,总结梳理实验区在项目进展中好的做法,实验区教师命题能力提升的工作机制,搭建平台帮助实验区进行宣传推广。
(三)总结典型经验和典型试题案例,进行宣传推广
1.梳理总结实验区典型试题案例,形成系列成果。总结实验区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形成的典型试卷、典型试题,组织专家打磨指导,形成《典型试题案例集》,并进行宣传推广。
2.定期召开经验交流活动,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对实验区进行调研,总结梳理实验区在项目进展中好的做法,实验区教师命题能力提升的工作机制,搭建平台帮助实验区进行宣传推广。
3.就项目推进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在实验区遴选优秀命题团队,与专家组共同就考试命题的关键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形成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