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课程教材研究所召开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座谈会
来源: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心 时间:2024-12-31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2024年12月24日上午,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座谈会在课程教材研究所多功能厅召开。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莫景祺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心全体成员及47所研修基地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会议由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心副主任孟璨主持。

     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心主任魏娜就项目进行了整体介绍。“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学习培训项目于2013年启动,目前全国有50所优质学校作为研修基地,每年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骨干校长教师提供近千人次为期两周的跟岗学习机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四川成都石室中学作为研修基地代表重点从内容设计、研训方式、研训成果三个方面做了经验分享。成都锦江实验区和山东临沂实验区参训校长教师代表从区域组织、所学所思、成果转化等方面分享了学习心得。会议还就研修基地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了研讨。

      景祺副所长首先对项目成效进行了肯定,他指出,一是项目得到基地校和实验区高度重视。十余年来,基地校认真筹备、有序开展培训活动;实验区统筹部署、积极组织骨干校长、教师参与培训学习。二是项目经验丰富、成效显著。首先,研修人员得到了成长。一方面,研修人员形成了学习日志、总结报告、信息简报等各类显性成果;另一方面,每一位参训学员都有明显的收获和成长,并在学习之后付诸于实践。研修基地也在承训过程中促进了自身发展。三是借助研修培训项目,基地校和实验区搭建了共建、共享、共生的展示交流平台,研修人员把好的经验做法带给基地校,基地校把优秀的成果分享给研修人员,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四是项目形成了一种新的研修方式,即基地校研修。这种方式是校长教师最喜欢的形式,是最有活力的形式,是最有创新的形式,是最有成效的形式。五是项目取得丰富的研修成果,十余年来基地校和实验区都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需要认真梳理、总结物化。

      对未来项目开展,景祺副所长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从创新教研形式的角度,对项目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二是凝练基地校办学和课改经验。借助教材所平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三是面对教育强国建设等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优化研修课程。例如,聚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难点问题;围绕全国教育大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关注的重点等,充分发挥每一个基地校的优势。四是教材所的专业资源进一步对基地校倾斜。例如,向基地校提供优质的专业资源和专家资源;为基地校提供参与众多课改项目研讨活动的机会。五是形成常态化联络机制,建立基地校联盟,推进研修基地项目有序开展。例如,建立常态化交流分享平台,围绕同一主题共同开展研讨等。每年应至少召开一次研修基地座谈会。

      本次会议是“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学习培训项目启动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座谈会,为未来项目开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