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101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临沂是东夷文化和凤凰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沂蒙精神”发源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2015年4月27日,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临沂市教育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基础教育课程综合改革示范实 验区”,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考试评价以及文化特色四个层面系统设计15个改革项目,成为全国第一个市域层 面整体参与课程综合改革的实验区。
2019年3月20日,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临沂市教育局签署第二期合作协议,再度携手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教学 改革创新实验区”。双方围绕课程领导力建设,充分挖掘区域红色教育优势,设计和开发区域一体化红色教育课程 体系,打造了立德树人区域样本,受到社会各届广泛关注。
2022年9月29日,双方签署第三期合作协议,重点围绕“办好老区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聚焦课程标准实 验研究、家校社协同育人、“双减”背景下考试评价改革等重点、热点问题,深度实施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构建区 域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打造“红色沂蒙多彩教育”品牌。
二、活动掠影
2023年2月22日,课程教材研究所临沂实验区工作调研会在临沂市教育局召开。双方就临沂实验区三期规划、临 沂实验区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进行了研讨,并从寻找实施路径与方法、完善实验区工作机制、实验区指 导需求、课标实验研究项目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达成了一致意见。
2023年6月26日-27日,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劳动教育现场会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实验 研究项目展示交流会在临沂举行。活动以主题报告、经验交流、参观考察等形式开展,共同探讨、交流劳动教育的实践 经验和发展愿景。临沂朱夏小学、临沂四十中学等4个单位进行了说播课展示等活动,临沂玉龙湾小学、临沂半程中 学、费县后乡土乡村教育实践基地等提供了参观现场。
2023年10月10日,临沂实验区参加2023-2024学年课程教材研究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 标准实验研究项目工作推进会。会上,总结过去一年课程标准实验工作,部署新学年的研究 工作。临沂实验区相关分管领导、劳动课程标准实验研究团队成员、劳动教育专兼职教研员 参加视频会议。
2023年12月7日-8日,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课例指导 与培训会在临沂举行。临沂实验区有关负责人、临沂大学劳动教育研究院相关人员、临沂市 各县区及局属学校课程研究联系人、各县区劳动学科教研员及兼职教研员、市“劳动教育” 专项课题主持人及课题组成员代表、各县区劳动学科骨干教师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三、成果纵览
1.红色教育成果得到肯定。2020年11月,《山东临沂市中小学“红色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情况报告》得到原教 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郑富芝批示。2021年2月,教育部网站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 南》《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基层做法”栏目登载了临沂实验区《弘扬沂蒙精神 努力构建革命传统教育 临沂模式》典型经验。2020年、2021年临沂实验区先后承办课程教材研究所“实验区红色教育现场会”“庆祝建党 100周年‘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联学联建活动”,集中推介临沂红色教育典型经验和成果。临沂市 红色教育经验做法登上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德育》《现代教育》等媒体。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创新实施。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红色教育深度融合研究,系 统地构建了小初高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维度三结合”模式,建立了市域“政社家校” 协同推进机制。2021年10月,获得课程教材研究所“第三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课改项目与课例展示活动”优秀 奖,《现代教育》等专题刊发有关经验成果。
3.劳动教育影响力不断提升。获评“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召开全国劳动教育现场会,推介新时代劳动 教育实践新形式、新方法、新成果。《中国教育报》以《用劳动教育铺设学生的“新跑道”》为题报道临沂半程中学劳 动教育成果,《人民教育》以《劳动教育新样态的区域探索》为题报道临沂市兰山区区域推进劳动教育典型做法。 2023年11月,《中国教育报》以《山东临沂推进全息化、全学科劳动育人实践——深耕劳育沃土 赋能学生成长》为题 报道劳动教育成果。在教育部网站以《山东省临沂市以“四个强化”积极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为题报道临沂市劳动教育做法。
4. “校家社协同育人”创新实施。 一是创建家庭教育实施基地,二是组织参加专项培训, 三是承办课程教材研究 所项目推进会等。
5.校本课程建设不断深化。承办课程教材研究所“校本课程建设推进项目”第三、四批课题学校中期指导论证 会。承办山东省“非遗”文化主题校本课程展示现场会,系统展示全市校本课程建设成果,推出了《沂蒙泥哨》《沂蒙 桑皮纸》《莫氏绒绣》《沂蒙花馍》等课程与教学成果。有关项目成果在《基础教育课程》《现代教育》等杂志推介。 项目组打磨《沂蒙门笺》《“豆”你玩儿》等16项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6.课程领导力项目建设走向深入。课程教材研究所专家持续跟进指导,重点围绕10所种子学校课程与教学成果梳 理打造,先后召开6次工作推进会,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中国德育》刊发了莒南县第一小学《培根铸魂 启 智润心》《为教师成长注入“红色”力量》等成果经验,刊发了沂州实验学校《科技教育助力学校发展》《寓德育于科 技教育,成就学生一生美好》等经验成果,《现代教育》刊发了沂州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科技教育的实践探索》 研究成果。
7.项目研究助力实践成果孵化。2022年34项成果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其中一、二等次获奖数量全省第4位。有 32项成果主持人或参与者所在单位是实验区项目校,30项成果是实验区项目成果。临沂市教科院获奖的7项成果中, 有6项是实验区课改项目。2023年9月,在《基础教育课程》发表文章《选择性、项目化劳动教育模式的校本探索》,11月,“项目化、模块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与实践”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委托实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