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郑州高新实验区建设简介
来源: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中心 时间:2024-08-01

       郑州高新实验区集“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片区核心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金融创新试验区、国际化创新发展先导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为一体,是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人才聚集地。2021年12月,郑州高新区与课程教材研究所展开第二期合作项目,再度携手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品牌教育新高地。

       建设高水平课程改革实验区,“高新教育”品质不断提升

       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高位引领下,郑州高新实验区多维度参与3大人才培养项目,高质量实施5大课程建设项目,逐步推进4大课堂提质项目,全面实施区域一体化综合素质评价、中小学一体化劳动教育实践、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研究。此外,高新实验区在促进教育开放层次和水平、突出科教融合的区域特色、推进中小学智慧教育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高新教育”品质不断提升。2021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中,高新实验区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中,高新实验区1项成果获二等奖。2023年11月,高新实验区应邀携11项成果参加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并举办“纵横·联动·同力——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高新实践”论坛。2024年4月,高新实验区参加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并在“新技术新装备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局长论坛”上作经验分享。2024年4月,教育部怀进鹏部长走进郑州市第58中学,对实验区的建设经验给予肯定。

       开创“优质均衡”发展新局面,教育高地品牌效益持续释放

       郑州高新实验区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建设教育合作新平台,培育教育名品牌,组建了高新实验区学前教育集团,探索“幼小衔接”共建体系;探索推出高新实验区第一家“学校发展共同体”,以试行“教育片区+学校发展共同体”模式;深化集团化办学、“名校”引领工程,有效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力和带动力,办学效益明显,办学模式和品质均走在了河南省前列。“每一所学校都好”不仅是政府对教育的承诺,更是群众对高新教育的认可。

       完善中小学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依法办学和治校水平稳步攀升

       高新实验区继续加强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的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党建为引领,以从严治校为底线,在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建设中,落实“一校一章程”“一校一规划”,建立以“章程”为统领、以“规划”为引领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推动学校依法办学和治校水平稳步攀升。

建设国家教材、馆配图书备份基地,区域教材、图书管理水平切实提高

       自获批“课程教材研究所国家教材、馆配图书备份基地”以来,郑州高新实验区从基地建设、管理团队建设、信息化管理方面做出了有效探索和实践,不断发挥基地的资源优势,区域内教材管理制度建设和教育内涵发展切实提高。

       构建创新型教师培养体系,师资结构和素养逐步优化

       进一步提高部属师范院校毕业生招聘比例,优化优秀师资队伍结构;探索博士等高端教育人才引进机制,提升高端教育人才占比;面向全国引进知名校长、省级名师,优化师资结构。依托课程教材研究所平台,实施教师教学能力“引航工程”培养计划,结合“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学习培训项目”“教师梯级攀升工程”“名校长、名班主任、名师工作室”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探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践路径,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自2022年9月启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以来,郑州高新实验区将该项目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建立“六轴联动运行”顶层架构,从培训、教研、督导三维度,贯通小、初两学段,形成研究共生体,确保全体数学教师深入参与,逐步实现区域、共同体和学校的有效衔接;实现培训、业务和督导的有效覆盖;实现管理、教学和研究的有效提升,逐渐探索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的郑州高新经验。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中国教育人的文化自信向世界诠释着中国方案。郑州高新实验区将在课程教材所的带领下,以更高的目标定位教育、以更广的视野谋划教育,加强和改进实验区建设,打造“学在高新”品牌教育新高地,开创高新教育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