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康巴什实验区“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推进会及学科培训在康巴什区第六小学拉开帷幕,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专家组一行6人出席会议。康巴什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郑维刚、小学教研成员,全区小学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教科研)主任、有关学科组组长及各学科教师参加会议。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莉主持会议。
康巴什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研究项目,有效提升教育队伍专业素养和区域教育教学水平。此次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培训是为促进康巴什区“关注核心素养,聚焦深度学习”二轮课改全面深化落实,推动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在我区落地的重要举措。
24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综合组核心成员郑葳为全体参会人员做题为《走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的专项讲座。郑教授从为什么“深度学习”、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应该如何设计四个方面进行理论框架与实践模型介绍,以一场结构扎实、理论深厚、论证清晰、内容丰富的指导性讲座,详细阐述了“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发展要求和执行目标,为我区教师理解深度学习、践行教学改进提供了理论引领。
24日下午,学科研讨课在康巴什区第一小学、第六小学分学科开展。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华岳学校教师张雪莲与康巴什区第一小学教师王丽围绕四年级数学《平均数》进行同课异构,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教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小学语文学科组核心成员景洪春与康巴什区第六小学教师崔又子围绕五年级语文《杨氏之子》进行同课异构。授课后,康巴什区第一小学杜钰老师和第六小学崔又子老师分别进行了现场教学课例反思及备课组教学设计思路汇报,原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小学数学学科组组长马云鹏、景洪春老师围绕两位教师的课例设计及反思进行点评。
6月25日上午,学科讲座依然分别在康巴什区第一小学、第六小学两个会场进行。小学数学由马云鹏教授进行学科“深度学习”内涵及实施策略讲座、由张雪莲老师进行学科专题培训,小学语文由景洪春老师进行学科“深度学习”内涵及实施策略讲座,几位专家充分结合学科课程内容、育人目标和学科特点,围绕实现深度学习的内涵意义、教学设计、实施策略和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讲座结束后,与会的专家教授与我区教师进行了深入而活跃的研讨交流,老师们结合为期一天半的培训内容,反思、提炼、总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课程实施、学科目标、教材理解、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方面积极发言,现场讨论气氛热烈、思维碰撞激发深省,互动学习卓有成效。
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推进会及学科培训,有利地推动康巴什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深度学习”这一概念的核心理解,进一步深入理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策略,在理论讲座、课堂实践、研讨交流相结合的培训过程中,生动践行了“深度学习是发展素养的学习”这一核心理念,指导区域在推进落实“深度学习”中形成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价值与评价的完备结构,为康巴什实验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育理念发展、落实课程育人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