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机制,增强教育督导“新动力”
一是建立统筹联动机制。坚持全区“一盘棋”,区政府领导担任督导委员会主任,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发展改革委、区公安局等区级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为成员,区“四大班子”合力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专题研究部署,高起点规划、全方位实施教育督导机制改革,推动教育事业保持又快又好发展势头。
二是落实投入保障机制。优先预算教育督导机制改革经费并逐年增加,近年来投入专项资金363万元,用于改善督导责任区办公条件,5个责任区办公条件统一提档升级,现代化办公设施一应俱全,全额保障责任区日常办公、督学培训等经费。
三是创新专业提升机制。完善督学选聘机制,落实编制,择优选聘职称高、懂管理、专业强的人员进入专职责任督学队伍,实现中小学、幼儿园专职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建立督学退出机制,创新督学培训机制,建立开放合作机制,与深圳宝安、长沙天心、上海黄埔等7区县开展柔性互动、主题研修、督导论坛等“区县教育督导协作项目”,促进督导专业深度发展。
四是完善结果运用机制。奖励与问责并重,将督导结果作为学校考核、领导班子考评、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将落实督导机构意见情况作为乡镇(街道)、区级部门履职考核内容,将督学意见作为全区发展规划和教育决策重要依据。
二、创新模式,构建教育督导“新格局”
一是完善体系。成立区督学研究中心,形成了由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全面负责、区督学研究中心牵头开展工作、教育督导责任区具体实施、学校督导工作室配合落实等五个层级贯通一体的教育督导机构,形成完善的教育督导组织体系。
二是夯实基础。以地域分布、学校类别为依据,整合优化5大教育督导责任区,以优质学校为“一环”,辐射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环四射”教育督导格局。建立教育督导责任区(基层)党委,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督导工作的领导,从根本上保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执行无偏差、不打折扣。
三是规范流程。创立“两巡一访”督导机制,制定挂牌督导实施细则、经常性督导工作指南,责任督学做到进校必须巡校园看安全、巡课堂看教学、访师生看效果,挂牌督导常态化良性运行。
三、创新实践,实现教育督导“新作为”
一是当好参谋。督学通过深入调研,针对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改革招生制度、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成为党委政府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等重大教育决策的重要参谋。
二是做好助手。督学有效地督促了全区各部门、乡镇(街道)及学校履行教育职责,切实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推动了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成为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力助手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推手。如,山王坪镇中心校周边外立面改造、东胜小学师生饮水卫生、部分学校周边安全隐患等问题均在督学督促与协调后得以妥善解决。
三是架好桥梁。督学深入一线,聚焦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及时受理教育咨询与投诉,及时反馈群众意见与建议,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架起了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