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课程教材研究所2023年度项目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会在京召开
来源:政策研究与宣传中心 时间:2023-07-13

       7月12日,课程教材研究所2023年度项目研究阶段性成果展示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教材所特邀评议专家、学术导师(中小学各学科课标修订组组长)、课程改革实验区代表、兼职研究员以及教材所全体工作人员等200余人出席会议。教育部人事司、教材局、基础教育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相关司局、直属单位(或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其中,教材局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处室负责人全部参会并进行评议指导。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出席并讲话。课程教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张国华主持会议。

       此次会议旨在对课程教材研究所2022-2023学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课程教材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组织地开展项目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交流展示。邀请与会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议,全面总结项目研究取得的成效,深入推进项目研究取得新进展。会议展示了16个重点项目研究和21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所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会上,张国华同志从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贯彻部党组决策部署的高度,汇报了教材所在深化机构改革、加强专业研究与人才队伍建设背景下,设立并实施16个重点项目研究的重大意义,并对研究成效进行了介绍。16个重点项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体现问题导向、明确实践指向、引领研究方向,形成了包括决策咨询报告、调研报告、研制实验研究典型案例以及内部治理制度机制等阶段性成果588项。其中,21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作为2023年教育部九大专项行动之一,实现了中小学各学科领域全覆盖,会聚了包括64名课标组组长和核心成员在内的264人的研究团队,教材所20个实验区的906所中小学、1万余名教师参与。

       田慧生同志做了点评讲话,他指出,课程教材研究所作为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委会秘书处、国家级课程教材专业研究平台,高度重视有组织科研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开展的项目研究导向鲜明、组织有力、各具特色。重点研究项目覆盖了大中小学课程教材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鲜明地体现了服务决策的问题导向和深化课改实验的实践指向,其中一些项目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无论是对于决策参考还是实践指导,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田慧生同志对教材所的发展寄予厚望,他指出,下一阶段教材所要牢牢把握教育强国规划纲要制定出台的重要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全面提高教材研究质量和水平,为教材建设和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一是做好战略研究者,凝聚调动全国各方的研究力量,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研究新动能;二是做好政策的传播者,为课程教材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和改革氛围;三是做好典型发现者,及时对地方和学校课程教材改革的典型经验案例进行宣传推广;四是要做好改革创新者,形成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最后,张国华同志指出,在有关司局的指导下、专家的支持下,研究立所、人才强所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下阶段,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围绕“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大力加强有组织的项目研究,尽快将教材所建设成为国家课程教材工作决策的重要智库、国家级高水平课程教材的专业研究平台、指导基层课程改革实践的重要阵地、国家课程教材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