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21日,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首都师范大学顺利召开。会议聚焦课程与教学论,深入研究相关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加快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研究支撑。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晓峰、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陈云龙、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栾宗涛、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江嵩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以“加快推进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重点围绕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自主知识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人工智能对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影响、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研讨。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40余所高校,中国教科院等科研院所,史家胡同小学等20余所中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10余家学术支持单位,《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共计100余家单位260多位代表参与了本届研讨会。
主旨报告环节由20位学科专家进行了主题聚焦、内容前沿、观点深刻的学术分享。会议还围绕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学科发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人工智能与课程教学等议题举办了4场专题研讨和1个研究生沙龙,6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作了报告发言和互动交流。
闭幕式上,田慧生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本届研讨会名家云集、话题前沿、成果丰硕,尤其是中青年学者的崛起让大家看到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前景光明、未来可期。本次论坛是首届,未来论坛将持续举办,逐步成为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建设的重要阵地,大会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圆满闭幕。
本次会议后课程教材研究所还将围绕课程教学教材中一些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召开系列研讨会,推出更多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形成学术品牌效应。